Search

本篇文章著重於 Terraform 的實戰使用,將 Terraform 這種 IaC 的工具給整合到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本篇文章著重於 Terraform 的實戰使用,將 Terraform 這種 IaC 的工具給整合到 Pipeline 系統中,透過 CI/CD 的概念讓 Terraform 來幫基礎建設達到自動更新。

作者使用 Azure 雲端環境作為範例,搭配 Azure DevOps 與 Terraform 來搭建出基於 Infrastructure 的 CI/CD 實作範例。

以下節錄自文章結論
1. 除了 Terraform 之外,其他的 IaC 工具譬如 Ansible, Pulumi 等也都可以搭建出這種 IaC x CI/CD 的模式,當然大部分的雲端服務商也都沒有問題。作者列出了這種模式下帶來的好處
2. 針對 Infrastructure 的改變,可以更輕鬆的再測試環境測試,而且整個架構也相對於彈性,可以加入更多的測試來確保架構改變後,整體服務不受影響
3. 透過測試的步驟,可以確保任何失敗的修改都只會停留在 Testing 的環境,而不會直接更新正式生產環境。
4. 透過 pipeline 的架構,更容易實現 Singe source of truth 的精神,所有 Infrastructure 的修改都要從程式碼著手,並且經由 Review 來確保品質,同時當正式生產環境有出現問題時,也更容易地去發覺到底是什麼修改造成問題。
5. 程式化的執行減少的人員操作的失誤,同時也提供了運行結果的一致性,未來有問題發生時都可以重複執行pipeline來除錯與驗證。


https://blog.ardanis.com/ci-cd-for-infrastructure-7d9553b32be0


Tags:

About author
目前工作內容主要以 DevOps 為主,本身是微軟 Cloud and Datacenter Management MVP,閒暇之餘會透過文章記錄所學,記錄於 https://www.hwchiu.com. 喜歡參加社群活動來學習不同的經驗,藉此增廣見聞 目前主要參加的社群是 CNTUG,偶而會參加線上 Meetup ,透過網路的方式分享一些心得,並且錄影分享於 Youtube 上
工作與閒暇之餘的學習筆記,紀錄各式各樣的科技文章,同時分享自身部落格文章,線上社群演講以及線上課程資訊
View all posts